您所在的位置:
首頁>>
信息動態(tài)
>>行業(yè)動態(tài)
連鑄坯剪切不平及開裂的原因以及解決方案介紹!
一、問題描述
四機四流連鑄機,主要生產規(guī)格為150mm*150mm鋼坯,前期采用火焰切割,切割溫度800-900℃,切割后采用加熱爐二次加熱至1000度進行軋制
現改為連鑄連軋技術,通過提高鐵水溫度,提高拉速,減少冷區(qū)等方式將鋼坯溫度提高,連鑄鋼坯剪切溫度950-1050℃,主要生產鋼種Q235-20MnSi鋼,利用康福特45度鋼坯液壓剪直接進行超高溫剪切,鋼坯內部結晶情況不詳
近期,四流連鑄機均出現剪切面不平,鋼坯角部開裂等問題,且為連續(xù)幾個爐號批量出現,四流同時出現剪切面不平的較多,有時也單流或雙流出現
二、 連鑄坯高溫剪切問題的分析與解決方法
根據多年研究經驗以及同行業(yè)內資深工程技術人員的技術探討,并參考大量相關文獻,總結連鑄坯剪切面不平及角部裂紋的產生主要由以下幾個原因造成:
1、 鋼水的質量問題
目前中小型鋼鐵廠多采用中頻爐煉鋼,即利用中頻爐將廢鐵融化,通過調節(jié)內部元素含量,達到鋼鐵重復利用的目的。但由于廢鐵品種較雜,雜質較多,鐵水內容易形成氣孔夾渣,合金元素分布不均勻,使得每爐鐵水合金元素含量不一,導致連鑄過程中造成夾渣、內裂、表皮氣孔等質量缺陷,使得連鑄鋼坯在軋制過程中出現開花頭、折疊,麻點,內裂等缺陷,一般高爐轉爐以及精煉爐廠家極少出現該情況,可見鐵水質量是主要原因
解決方法:通過切片取樣,對鋼坯內部質量進行詳細的檢驗和分析,如發(fā)現表下氣孔、夾渣、內裂等質量缺陷應立即調整工藝,處理至合格
2、 鋼坯的溫度
鋼坯的溫度過高,導致連鑄鋼坯內部凝固率過低,鋼坯表面結晶層太薄,在剪切的的過程中,太薄的外殼在剪切壓力下容易開裂,內部鐵水在切口部位溢出,涂抹于鋼坯切頭表面,造成鋼坯切面不平或鐵水堆積,偶爾會在切頭右上角堆積出一個小渣塊,也極易引起切頭受力段角部裂紋。
連鑄連軋工藝中,連鑄坯在剪刃口處的溫度多在980~1050℃左右。根據鋼種特性,在900~1200℃是“熱脆”敏感區(qū)。由于鋼中的S與Fe形成FeS,FeS+S在985℃時會產生共晶反應,當坯殼受外力作用時,會沿晶界開裂形成裂紋,嚴重影響鋼的塑性。若鋼中Mn足夠時,S以MnS形式分散到基體中,MnS的熔點高達1620℃,可遠遠避開900~1200℃的“熱脆”敏感區(qū)。因此,當鋼中S含量降低或Mn/S比增大時,鋼的高溫塑性將得到改善,剪切面不平現象也會減少甚至消除。隨機統(tǒng)計了280爐Q235類鋼的中間包鋼液溫度,其中有156爐超過1550℃,而出現剪切面不平的只有8爐,占5.13%。分析發(fā)現,只有當Mn/S偏低而溫度又偏高時才產生剪切面不平現象。這是因為過高的澆注溫度會使連鑄坯的柱狀晶發(fā)達、中心偏析、中心疏松、中心裂紋嚴重,鑄坯的內在組織惡化,導致塑性下降。
解決方法:通過打釘實驗,檢查鋼坯剪切處的鐵水凝固率,如凝固率過低,鋼坯表面結殼太薄,建議調整至鋼坯結晶2/3以上,可最大程度避免切分折疊
3、 鋼種的變化
根據對多家用戶的數據統(tǒng)計,Q235類鋼連鑄坯剪切面不平的發(fā)生率遠遠大于20MnSi鋼,可見鋼的化學成份是產生連鑄坯剪切面不平的重要原因。
4、 化學成份的影響
通過對300爐鋼的Mn/S比進行統(tǒng)計分析,發(fā)現Mn/S≤20的占87.18%,而大量出現剪切面不平的鋼的Mn/S比均在15以下,一般在11~13。而20MnSi鋼的Mn/S比較大,因此剪切面不平的缺陷基本發(fā)生在Q235類鋼。Mn/S比低是造成Q235類鋼連鑄坯剪切面不平的主要原因。
解決方法:嚴格按內控要求控制成分,使Mn/S≥20,確保(P+S)<0.050%。
5、 鋼中氧含量的影響
鋼坯含氧量高,其塑性差,易產生裂紋,因而也易出現剪切面不平缺陷。這是因為氧在固態(tài)鐵中的溶解度很小,易形成氧化物夾雜,氧化物夾雜能使鋼的切削加工性能